您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運河南北相繼接力 鄉音美景共賞運河大運河閱讀城市接力走進新鄉、德州、滄州、常州、紹興。
北京:推出7000余個數字文化資源庫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統籌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鼓勵引導知名文化企業,聯合推出涵蓋圖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書法等領域的共計7077個數字文化資源庫,加強線上公共文化數字資源供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四川重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文化旅游領域改革創新高質量推進?,F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多元融合的消費業態不斷豐富,高品質消費空間基本形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歷經700余年,遺產構成要素復雜,文化價值內涵豐富,遺產保護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制定出臺該條例,是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必要環節,同時也為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
新鄉:在詩經國風中追憶衛河漕運故事大運河閱讀城市接力活動在河南省新鄉市新華書店寶草堂舉行。作家、學者、藝術家齊聚一堂共話衛河往事,憧憬運河未來。
阿克蘇:“旅游+”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旅游是破解新疆“旅長游短”的重要支點,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今年阿克蘇地區以打造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為目標,深入實施“旅游+”“+旅游”發展戰略,重點打造各大景區周邊的鄉村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促進鄉村文化旅游業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讓游客能在農業采摘園、觀光園中領略田園生活。
陜西:陜西考古博物館驚艷亮相 五千多件文物講述考古奧秘作為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該館將文物與出土背景結合,以考古的視角解讀遺址,勾勒出中國考古和陜西考古的發展脈絡,展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總體特征,讓公眾走近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四川:出臺實施辦法 保護傳承紅色資源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實施辦法》
湖州:京湖兩地共話江南運河 沈家本故里傳遞萬里書香近日,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來到浙江省湖州市。沈家本歷史文化園被授予大運河閱讀基地。
張家口:從冬奧城市到冰雪勝地作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重要板塊,如何提升其品牌效應和可持續發展動能,推動當地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從而帶動奧運遺產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些重要課題,張家口這座“冬奧城市”正在一步步地明晰著自己的方向,為建設成為國際冰雪高端賽事聚集區和冰雪運動休閑勝地而努力。